導讀:婚后一直奉行與丈夫財務獨立的張萌萌,近期有備孕打算,她希望給自己和未來的寶寶都準備好充足的。
已經結婚2年的張萌萌,今年30歲,在深圳有一份人人艷羨的金領職業,稅后月收入2萬元,月消費6000元,其中大部分用在購買服飾上。自己與丈夫財務獨立,各自掌管自己的工資和開銷。丈夫是市場主管,稅后月收入1.5萬元,月開銷3000元。家庭有房有車無貸款,預計1年后要孩子。雙方在銀行共有2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隨著備孕計劃的到來,張女士希望設立一份寶寶
隨著單獨二胎的政策實施以來,許多家庭都積極備孕,計劃要第二個健康的寶寶。同時,近年來,越來越多提供高端服務的私立、外資醫院推出了高標準的產檢及分娩服務,全程預約產檢、專家級醫生提供分娩服務、單人私家產休一體式病房等等。
當然,全套如此高端孕產服務可能高達10萬元。不過,現在不少家庭在計劃懷孕前都會選擇購買一款高端醫療保險來控制自己在生育方面的支出。不過市場上高端醫保種類繁多,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明白地挑選到適合自己的保險。筆者了解到,360醫療保險情報網是一個是能夠詳細、全面介紹各大保險公司高端醫療保險產品的專業網站,合理地給客戶推薦適合他們的保險產品,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最近360醫療保險情報網正在舉辦送產檢活動,只要成為360醫療保險情報網的保險會員,即可獲贈高達2萬元的產檢券。
有打算懷孕的您完全可以在孕前購買一款高端醫療保險,來享受保險產品中對懷孕、分娩的保障。所花費的保費只相當于外資醫院、私立醫院等分娩價的一半。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投資房地產,涉及許多復雜的因素,要想取勝,并非易事,在投資之前盡量考慮得周全些,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慎選建筑業者
個人投資房地產,由于缺乏建筑的專門知識,所以選擇建筑業者很重要,最理想的是投資者能與業者密切配合,共同創造新的、成功的投資方法。
不盲目聽信廣告宣傳
要注意防范夸大不實的廣告,使投資人產生錯覺而盲目搶購,或者將過高的宣傳費用轉嫁到房地產價格上。
? ?明確房屋產權
要注意產權是否清楚,尤其是特定區域的土地能否蓋房子,應事先調查清楚,以免買了土地后卻不能建筑,或買下房屋卻沒有土地所有權,留下諸多“后遺癥”。尤其是由房地產中介機構經手的投資項目,最好能事先到現場察看,翻閱官方登錄材料等,以免上當受騙。
準確分析判斷房產情報
在當前信息時代,投資人應懂得收集、判斷、精確分析各種情報。如果是業主主動提供的“內部消息”,要注意是否村偏頗,或出于同業惡性競爭的目的,以免誤信消息而判斷錯誤。
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投資不動產好像“植林投資”,需要長達10—15年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果。所以投資者將資金投入房地產時,應事先做好心理準備,以免因為地產價格長期低下,而拖垮投資者的財務。
由于4月辭職,所以公司就停辦了保險,很多事情忘記把保險轉到人才(之后可以自己去交保險),但是6月看病,可以報銷嗎?
如果馬上去人才辦理個人交保險的事情,要等到7月醫保才可以報銷,還是6月就可以了?
答:個人因故中斷繳費3個月內要求續保的,須補繳中斷期間的醫療保險費和滯納金。中斷繳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從補繳的次月起享受醫療待遇;中斷繳費3個月以上,補齊中斷期間的醫療保險費和滯納金,從正規繳費之月起推遲6個月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中斷繳費12個月以上的,視為自動退保,區醫保中心予以注銷,不再補辦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手續。
所以你這個中斷后的醫療保險,中斷期間的費用要自理了。如果現在去補繳,就是7月份可以享受醫保待遇。再不去,就要6個月以后才能享受待遇了。超過一年不去補繳的話,又要重新計算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了。建議盡快去交吧。
提到旅游意外險,大部分市民就會立即聯想到人身保障。事實上,很多公司還會提供一些財產附加險。 需提醒的是,旅行的財產險其實包含兩種類型,第一類是旅行期間的行李物品損失,此附加險的保額通常都不是很高,在1000元左右。第二類則是旅行期間的房屋及附屬設施損失、室內財產損失,其實就是一種特定期限的家財險。由于保險期限較短,第二類財產險的花費并不高。就15天的旅游期限來說,十幾萬元的保額通常只需幾十元的保費即可搞定。如果舉家出游,又覺得家庭財產有必要多加保障,這也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