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婚后一直奉行與丈夫財務獨立的張萌萌,近期有備孕打算,她希望給自己和未來的寶寶都準備好充足的。
已經結婚2年的張萌萌,今年30歲,在深圳有一份人人艷羨的金領職業,稅后月收入2萬元,月消費6000元,其中大部分用在購買服飾上。自己與丈夫財務獨立,各自掌管自己的工資和開銷。丈夫是市場主管,稅后月收入1.5萬元,月開銷3000元。家庭有房有車無貸款,預計1年后要孩子。雙方在銀行共有2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隨著備孕計劃的到來,張女士希望設立一份寶寶
問:個人能買生育保險嗎?我沒有工作,我想自己買生育保險,不知道可不可以?如果不可以,那我能買什么女性保險,最好推薦能補充生育保險的險種?
保險專家表示,五險一金中的生育保險,通常都是由單位繳費的,個人不用承擔任何費用,如果沒有工作單位,個人是無法購買生育保險的,商業保險中的“母嬰保險”,女性健康保險可以考慮購買,另外,女性買保險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選擇,不能盲目購買。
孕前:選擇女性健康險
對于目前尚未懷孕但準備懷孕的女性,要提前做出保障準備。專家建議選擇能覆蓋妊娠期疾病的女性健康險,除了保障女性朋友們一生可能遇到的特屬疾病,還特別保障女性懷孕期間可能遭遇的各類疾病、意外,以及新生兒的一些先天性疾病等。
7種買錯保險的姿勢,你中了哪招?
1、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買了人情保單,而并沒有關注自己對保險本身的需求匹配。
2、跟風買保險,但因為不了解保險的性質,想買保障類的,結果買成了理財類的。
3、也是跟風買保險,不過是被保險看上去很高的預期收益率給誘惑了,沒弄明白保險的實際收益率。
4、買了沒有保證續保功能的短期醫療險,結果生病之后想再續保就得加費,老貴老貴了!
5、看在大公司的份上,買了附加保障多的保險,性價比低的不要不要的。
6、明明是想到銀行買理財產品,結果買成了保險!
7、聽信保險代理人有關某產品因為性價比太高、保險公司沒得賺要停售的說辭,為了撿便宜,匆忙入手。買了才發現,后面新出了一大波性價比高得多的產品。
沈女士,35歲,懷孕四個月。因為她年紀大了,所以為了保障她們的利益,她想為自己和她的孩子買保險。像沈女士一樣,許多年長的準媽媽希望投保保險。但許多準媽媽都是由保險公司投保的。
一些保險公司知道最近有更多的生育保險要求。但對于一些前來參觀的企業,一些保險公司拒絕。這是因為懷孕期間孕婦的風險概率很高。懷孕28周后,保險公司將不再接受這項業務,至少要求分娩后延長至少8周。而且即便是懷孕28周內的孕婦在投保時也須進行普通身體檢查,但由于風險,保費將比其他人群貴一些。
另外,女性保險也有一定的觀察期。保險合同通常生效90天至180天。如果婦女在懷孕后購買保險,她可能會遇到一個出生在合同之前出生的孩子。
準媽媽應該購買什么保險?記者了解到,對于已經懷上寶寶的孕婦,可以投保專門為孕婦以及即將出生的小寶寶設計的母嬰健康類保險,20周歲至40周歲且懷孕、未滿28周的孕婦均可投保。這類保險適合所有的準媽媽,不僅可以為準媽媽孕期疾病提供保障,還可以為新生兒的重大疾病和特定手術提供保障。此外,目前有一些保險公司在專門的女性健康險的保障范圍中也同時加入了懷孕期間的保障內容,投保這類保險不僅在懷孕期間有所保障,還可以在今后繼續給投保者其他保障。
身體情況不是很好的準媽媽適用于報銷型住院醫療保險,可以補償住院期間的各種醫療費用。
今年許多準媽媽投保已經無門,明年還有許多想生奧運寶寶的媽媽該如何投保?有關專家建議,這類需要在懷孕期間有保障的女性,最好在懷孕前一年就投保涵蓋妊娠期保障的女性險。也就是說,想生奧運寶寶的女性應該現在投保。
除此之外,很多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急切地想要生孩子。專家們并不這么認為,因為人壽保險事故通常是死亡,而保護對象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所以兒童不能急于購買保險。
生病后還可以買保險嗎?這要根據保險產品要求和病人具體狀況而定,正常情況下會出現標體承保、加費承保、除外承保這三種情況,患病之后的人群投保保險產品被拒保的可能性較高,用戶可以通過多家投保、選對購買時機、通過智能檢驗或者人工檢驗的方式提高病后投保的成功率,進一步守護自己的幸福人生。
推薦閱讀: